明起,武漢職工醫保重大調整!
明起
武漢將全面實施職工醫保門診統籌政策
一直以來,我市職工參保人看普通門診的費用只能使用醫保個人賬戶(俗稱“醫??ɡ锏腻X”)或者現金來支付。本次新政實施后,武漢市職工醫保參保人在全市定點醫療機構看普通門診能由醫保統籌基金按規定支付了(俗稱“醫保報銷”),報銷比例從50%起步,并同步調整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計入辦法。
新政實施后,參保人看普通門診會有哪些重大變化?對廣大參保職工看病就醫有哪些影響?日前,長江日報記者進行了梳理。
職工醫保普通門診費用
報銷50%起步
明起,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納入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50%起步。
具體來說,首先,參保職工在門診統籌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屬于醫保藥品、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支付標準目錄范圍內的普通門診(含急診)醫療費用,納入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 其次,參保職工在我市門診統籌醫療機構發生的起付標準以上、政策范圍內的普通門診診療、購藥等醫療費用,由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和個人按比例予以支付。一個年度內達到普通門診統籌的基金支付限額后,醫?;鸩辉僦Ц?。 據介紹,我市職工醫保參保人在不同的醫療機構起付標準和支付比例不同,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的支付比例也有區別。在職職工門診看病,政策范圍內普通門診醫療費用每年最高可報銷3500元。
家門口看普通門診
將報銷更多
為方便參保職工在基層就近首診,同時緩解大醫院“就醫難”的問題,我市參保職工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普通門診醫保報銷比例將更高。 以在職職工為例。新政實施后,在職職工按規定在我市門診統籌三級醫療機構、二級醫療機構、一級醫療機構(含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普通門診就醫,報銷比例分別為50%、60%、80%。 舉個例子,在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內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在年度起付標準以上的,我市參保職工去三級醫療機構看普通門診甲類藥品和甲類檢查醫藥費用為200元,醫保統籌基金按50%給予100元報銷;而同樣的情況,到我市規定的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保統籌基金則按80%予以支付,可以報銷160元。
報銷政策
向退休職工傾斜
考慮到退休人員患病率比年輕人高,醫療需求更大,與在職職工相比,本次我市推進門診共濟改革“體現報銷政策向退休職工傾斜”。 據介紹,我市退休人員一個自然年度內普通門診起付標準確定為500元,比在職人員少200元。累計超過起付標準后,退休職工按規定在我市相關一級醫療機構(含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二級醫療機構、三級醫療機構普通門診就醫,在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內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在年度起付標準以上的,比在職人員醫保報銷比例分別高出4%、8%、10%,其中,我市退休職工普通門診費用報銷比例最高達84%。 此外,我市退休職工普通門診統籌年度支付限額確定為4000元,比在職人員高出500元。
職工醫保個人賬戶
能給家人使用了
以前,我市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資金僅限職工本人使用。 現在,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使用范圍拓展到可以給家庭成員使用。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資金允許用于支付我市參保職工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我市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發生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合規費用。
現行門診醫保待遇政策享受
不受影響
此次參保職工享受普通門診統籌待遇政策,是一項新增的待遇政策,不影響我市現行其他門診醫保待遇政策享受。我市職工生育門診醫療費用、享受門診慢特病待遇和需使用國家談判藥品治療的,醫保統籌基金支付政策仍按照現行政策執行。 據介紹,我市普通門診統籌費用與門診慢特病(即門診慢性病、特殊疾病)統籌費用將實行分別管理,分別計算。普通門診統籌支付限額與住院、門診慢特病、納入藥品支付管理的藥品年度支付限額分別計算,合并計入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
鏈接>>>
個人賬戶的錢少了就吃虧了?
官方回應——
明起,隨著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納入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我市同步調整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計入辦法。許多市民關心個人賬戶里的錢減少了,個人是不是吃虧了?對此,國家醫保局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個人賬戶每月新增劃入額度有所減少,但并不意味著個人會吃虧。
事實上,新政實施后,參保人繳費負擔不變,個人賬戶的歷史積累額不變,仍然歸個人使用,還可在家庭成員之間共濟使用,同時支付范圍進一步擴大。減少部分并不意味著參保職工保障會損失,而是放到了共濟保障的大池子里,形成了新的保障機制。個人賬戶“薄”了,保障待遇“厚”了。這個新的保障機制總體上基金平衡轉移,保障效能將顯著放大。
據介紹,我市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制度后,參保人員的待遇總體有所提升,相比參保人員個人賬戶人均降低的額度,門診待遇高于個人賬戶平均扣減水平近2000元。